正值3月是学雷锋月,石家庄广播电视台都市精英频道组织了“最美青年志愿者”专题直播采访报道,3月13日,我院院长张学东应邀到石家庄新闻广播直播间参加了专题直播,频道主持人董轩进行采访。

此次专访采取问答形式,董轩主要围绕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要求与规划、全国“两会”对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热议、省、市志愿服务状况、学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工作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志愿服务工作未来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提问,张学东一一回答介绍。
采访期间,张学东说,2023年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该部职能之一是负责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校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新时代志愿服务规范化、组织化、专业化、常态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的明确要求,代表和委员们积极讨论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有关议题。他还说,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打造“冀益”志愿服务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冀益”志愿服务项目,我市逐渐塑造了“温暖冀益·石志兴石”志愿服务品牌,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同时,他也介绍了省委社会工作部计划与我校共同筹建河北省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张学东重点介绍了我校志愿服务活动和我院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情况。他说,我校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按照时间分类,如暑假定期开展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结合特定事项不定期如体育学院组织的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活动。按照范围分类,如在学校周边社区开展一老一少帮扶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全省边远山区开展的“数字支教”志愿服务活动。按照方式分类,如我院采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形式重点组织了普法法援与青春健康两项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外语学院通过“大思政”形式重点组织了面向中小学组织的“繁星”宣讲志愿服务,还有机电学院家电维修、美术学院乡村面貌美化,等等。在这些志愿服务中,学生们既提升了如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综合素养,又提升了专业技能惠民、回报社会的专业素养。在学科专业建设,他介绍了我校社会工作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逐渐形成了立足地方社会治理、面向一老一少、拓展数智社工作的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方向,逐步组建了教研创新团队,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志愿服务打造了“行走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让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他还说,目前我院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组建了河北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联盟,把志愿服务研究作为重要议题进行研究,将推出一系列研究成果。
最后,董轩与张学东共同发出倡议,邀请更多有志愿服务想法的市民朋友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践行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崇高精神,以志愿服务活动培塑志愿服务项目,以项目孵化提升服务能力,以能力提升更好造福民众,大家一起来,社会更温暖。
此次专访活动以在线直播形式进行广播报道,获得观众和听众的广泛好评,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此次活动不仅增加了广大市民对志愿服务工作的了解,而且宣传了我院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和我校志愿服务活动,增进了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塑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的志愿服务品牌特色,进一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我院育人与科研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