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科研平台
河北省生物制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13   浏览次数:
河北省生物制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于3200威尼斯vip化工学院, 2021年7月向河北省科技厅递交申请。 2022年1月11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认定2022年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通知》(冀科外函〔2022〕3号),认定3200威尼斯vip申报的“河北省生物制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心科研团队创新团队,围绕生物医药设立了2个研究方向,面向河北省,特别是石家庄市的重大需求。
(1)研究方向1: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
负责人:李小兵(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苏俊鲁(教授,韩国又石大学)
研究骨干:姚清国(教授)、金钟和(教授,韩国又石大学)、王晓茹(讲师)
围绕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开转研究,主要包括:发酵工艺技术的研究、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基因工程技术。与华北制药集团、河北兴柏药业等生物制药公司完成横向项目合作10余个,“高纯度多粘菌素B结晶的研制和产业化”入选武汉“3551光谷人才计划”项目,采用非常规结晶技术,产品质量世界最好,获PCT国际专利2项。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项目“香菇液体菌种技术推广示范”将微生物制药培养真菌的技术用于食用菌,采用独创的液体菌种技术替代传统固体菌种,实现了河北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年产值近3亿元,获河北省示范推广科技成果。
(2)研究方向2:生物酶在化妆品原料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负责人:任丽梅(高级工程师)、韩甲勋(教授,韩国又石大学)
研究骨干:马闻师(教授)、祁永浩(讲师)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生物体内调取所需要的酶的原始基因序列,进行初步测试,利用多种手段对酶的性质进行改良与进化,获得比自然产生的性能佳,更适合工业生产的酶。于此同时进行表达载体,表达宿主等筛选,以其获得较大表达量的高性能酶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尤其在化妆品原料方面,其有效成分为既定结构的化学原料,对杂质要求高,使用生物酶,生物催化来代替传统化学法合成具有明显优势。
本中心以现有省市级科研平台为基础,与包括韩国又石大学在内的国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微生物技术国际研究前沿开展联合攻关,通过解决行业内关键、共性问题,为省内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可最终形成生物医药领域较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将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国际化平台,为相关领域的国际化合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河北省生物医药国际科技联合研究中心建成后,在微生物制药、天然药物提取、基因工程菌开发与应用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搭建生物医药关键技术国际合作研究平台。
中心将更为有效的发挥国际科技合作,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国际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使中心成为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等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并对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产生引领和示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