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级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专业是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开设于2004年)的基础上,于2009年开始招生,同年被评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北省生物制药教育创新高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7年被评为3200威尼斯vip应用型转型专业,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博士12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人;现有“生物技术制药”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生物分离工程”校级一流课程3门。本专业在传统微生物制药基础上,发展现代生物制药,掌握微生物发酵、产物分离纯化,以及细胞培养、蛋白纯化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在发酵原料药、抗体大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技术服务中,从事复杂工程活动,为石家庄市和京津冀地区生物制药企业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0%,考研升学率25.6%,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为72.0%,毕业生薪资水平在全校位居前列。
二、培养目标
3200威尼斯vip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和多学科知识解决生物医药产业复杂工程问题的高层次研究应用型、工程型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生物制药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在生物制药相关领域从事生产、工艺改造、质量监管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学生毕业5年后应达到专业工程师水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系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目标2:能够系统掌握生物工程相关技术和工具,综合运用系统化、工程化、模块化的思想,完成生物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同时具备工程设计、管理、运行维护、技术开发等专业工程的实践能力。
目标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了解国家对生物制药及相关领域的政策与法规,能够正确评价生物制药行业活动中产生的社会、伦理、文化、安全与法律问题,了解生物制药产品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履行工程师的职责。
目标4: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具备生物制药项目的管理能力和初步的领导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跟踪国内外最新生物制药技术发展前沿,持续增强自身的工程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生物工程的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生物制药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 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知识表述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工程原理、设计、分析、优化过程涉及到的复杂工程问题。
1.2 能够熟练掌握工程基础共性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生物制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3 能够熟练应用生物工程专业知识解决生物制药领域中菌种选育、微生物发酵、细胞培养、生物分离、产品质量监测等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
能够熟练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生物制药相关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积极有效的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生物制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
2.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从不同层次或角度对生物制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表达。
2.3能够意识到多途径解决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生物制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应能在设计环节中具备创新意识,考虑设计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影响。
3.1 掌握生物制药领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技术和方法,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具备满足特定需求的生物制药领域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设计能力,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3 能够在生物制药工艺设计和生产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制约因素和边界条件。
毕业要求4:研究
能够基于自然科学、药学、生物工程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生物制药过程中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原理、生物工程、药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实训及文献研究,调研和分析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根据生物制药的工艺特征,选择正确的研究路线,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4.3 能够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专业知识对研究结果、现象或数据进行解释、分析,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工艺流程、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合理预测,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掌握运用图书馆馆藏资料、数据库及公共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获取专业信息知识的方法。
5.2能够开发和使用生物工程专业常用的分析软件、工程设计软件等现代工程工具,对复杂生物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
5.3 能够选择和使用现代生物工程分析手段,对复杂生物工程问题进行解析和评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生物制药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评价生物制药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熟悉与生物制药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6.2 能够了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能够基于生物制药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生物工程实践和复杂生物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当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能够结合我国发展现状,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7.2 能够针对生物制药工程项目,具备运用相关技术分析其资源利用效率、安全防范措施和社会效益,评价其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生物制药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履行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2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实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8.3 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掌握良好的协调组织技巧。
9.1 能够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合作开展工作,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9.2 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组织管理能力,能在多学科团队合作中作为负责人合理安排团队的各项工作,并能听取团队成员意见,进行合理决策。
毕业要求10:沟通
能够就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就生物制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掌握一门外语应能用于沟通,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在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交流与竞争能力。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生物制药相关项目的管理原理、方法及实施策略,能在具体项目或模拟环境中高效应用。
11.1 理解并掌握生物制药项目管理原理;理解项目的时间及成本管理、质量及风险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
11.2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熟练使用相关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正确运用项目管理原理达到合理高效的运转。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掌握和跟踪生物制药领域相关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能够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179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0.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44.5学分;专业方向课程 32学分;实践教育课程52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工学士学位。
附件:2021级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