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
一、专业简介
化学专业设置于2004年,为师范类4年制本科学历教育专业,招生范围为河北省及全国部分省份。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学位教师7人,高级职称比例72%,与中学合作建设有21个教育实习基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级项目3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6部。
二、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适应新时代中学教育发展形势,立足石家庄,重点面向河北省区、县级中学化学师资需求,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真挚,素质全面,业务熟练,善于育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能够在中学及其它教育机构从事化学教育等相关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从教五年左右应能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培养目标1.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师德规范,以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为职业理想,具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强烈意愿。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富有人文情怀和奉献精神,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坚定信念,立志做中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2. 具备扎实的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和核心素养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能够依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化学学科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完成化学教育目标。具有一定教学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并完成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为成长为所在学校教学骨干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目标3. 树立德育为先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了解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及养成规律,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相关理论及班级管理的应用原理和技能技巧,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胜任班主任工作。能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整个学科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能够结合学校文化建设和教育活动进行育人,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目标4. 具有较强的专业发展意识和明晰的专业发展规划,能适应时代和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需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够通过教学反思、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能与同事进行沟通和协作,认同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方面的团队合作。
三、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熟悉教育领域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工作,认同中学化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从事教师行业的意愿。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探索、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富有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从事化学教育工作的意愿,认同化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2.2 具有人文底蕴和探索、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富有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掌握化学学科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形成一定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应用现代化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掌握化学与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能够综合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化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研究。
3.1 了解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理解化学、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3.2 掌握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3.3 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能够应用现代化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和解决化学问题。
3.4 掌握化学学科所需英语、数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能够综合运用英语、数学、物理和文献检索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化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研究。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具备教学基本技能,依据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能够运用所学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化学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信息技术等方法和手段,制定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教学,获得教学体验,能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研讨,具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4.1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普通话、规范字书写、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一般规律和认知特点,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
4.2 熟悉中学化学教育现状,掌握化学学科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理解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内涵,熟悉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具备培养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
4.3 能根据特定的学情与教学内容,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能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获得教学体验。
4.4 能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等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研讨,具有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学生培养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教学实习与见习等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5.1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目标、内容,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
5.2 通过教学实习与见习工作,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原理和原则、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熟悉班级日常管理,能够组织开展班会,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能够进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会与其他任课教师和家长沟通与合作。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培养师范生立体育人和全程育人意识。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够结合学科教学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育人活动,通过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6.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初步掌握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育人活动。
6.2 了解通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教育活动进行育人的方法和策略,能参与组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意识,紧跟时代和教育发展步伐,依据化学专业发展需求,对自身学习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够在学生学习、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利用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解决化学教学问题。
7.1 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兴趣和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对自身学习和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7.2 具有反思的意识,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对中学化学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能完成教学反思报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结合教学需求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内容进行改进。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与技能。通过多种方式的团队交流合作,真正实现互勉共进、合作发展的目标。
8.1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 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教研讨论、网络分享等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能够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四、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8.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8.5学分;教师教育课程16学分;实践教育课程44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附件:2020级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