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8-10-17 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较高英语水平的,受到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能在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性能测试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其受到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改性和性能测试等基本训练,具备科学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过程控制,生产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
3.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材料的合成、改性、性能测试的方法及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间的关系;
4. 掌握材料成型工艺、成型机械的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原理和基本操作控制技能;
5. 具有创新意识,并具备设计材料和制备工艺、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根据工程应用选择材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6. 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7.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8. 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制和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9.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52学分;大类教育课程2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49.5学分;实践教育课程54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塑料成型工艺、高分子材料概论、高分子材料加工助剂、材料现代研究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等。
五、推荐资格证书
陶瓷原料准备工、陶瓷烧成工、水泥生产工、玻璃纤维及制品工、注册安全工程师、质检师、教师资格证。
附件: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附件: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