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4-06-07 浏览次数: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是3200威尼斯vip建院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二级学院之一,近年来,围绕石家庄五大产业集群中生物医药、现代食品产业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现设有化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中韩合作办学项目)、药物分析九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以化学化工为基础,生物医药为特色的化工制药专业群。
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9人,博士学位10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9%,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4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59%,其中获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石家庄市特殊津贴专家、石家庄市市管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37人次,20名教师被韩国又石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生物工程、制药工程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北省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制药工程是河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制药为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生物与医药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建设点,化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坚持产学研结合,围绕石家庄市生物医药、现代食品、节能环保等产业,建有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化学工艺、河北省化工制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麻醉药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建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市低碳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市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承担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57项,横向课题100余项。近五年引进科研经费3800余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80余篇,其中被SCI索引论文106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4项,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获国务院各部门科技进步奖3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石家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
学院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博士专家团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合申报获批市级县域特色产业提升项目4项,获批石家庄市县域特色产业“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2项。李小兵教授科研团队开发达巴万星生产关键技术成功转让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技术产业化后可以年增产值2亿元以上;任丽梅科研团队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绿色酶法生产NMN、VC葡萄糖苷的新技术,该技术在石家庄美邦美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项目已完成路线验证和成本核算,预测采用该方法合成NMN使用费用降低10倍以上;次立杰教授团队与龙力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新型湿法脱硝技术中试成功,对高邑县锌业绿色生产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河北省麻醉药技术创新中心,与河北一品制药联合开发的吸入用七氟烷项目已于2021年产业化,该项目为企业年增加产值4000余万元,本项目的产业化为公司的上市准备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姚清国博士带领的“3200威尼斯vip革命老区科技扶贫志愿服务队”获评河北省李保国志愿服务先锋队,开发了独创的液体菌种替代传统固体菌种技术,实现了河北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帮助阜平县2000多户农民通过栽培食用菌脱贫致富,带动全县食用菌年产值达到4亿元。
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省部级教改课题21项,建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生物技术制药》、《食品设备与工厂设计》和省级精品资源课《药物化学》。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河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
专业介绍:
化学(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适应新时代中学教育发展形势,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区、县中学化学师资需求,培养师德高尚,教育情怀真挚,学科素质全面,实验技能扎实,教学业务熟练,精通班级管理实务,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创新研究能力的中学化学教师。
就业方向: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或者在基础教育、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分析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
药物制剂(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药物制剂专业主要适应京津冀一体化现代医药工业需要,培养具备药物制剂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满足在京津冀国内外药品生产、流通、研发、高校院所对医药高端制造业人才的需求。在保证学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有力促进本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
就业方向:生物医药领域药品开发、制剂生产、临床试验、药品检验、医药营销等工作。
制药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适应现代制药工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制药领域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创新思维以及创业意识,具备药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实施、生产运行和质量管理的能力,能在医药及相关行业中胜任药物研究、产品工艺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石家庄市及京津冀地区,在制药相关行业从事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工作。
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适应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原料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健康产业等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药品、健康产品的生产与研发、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生产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原料药、药物制剂、生物制药、质量控制、化妆品、健康产业等以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管理与药物研发,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也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
生物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河北省,面向京津冀地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生物工程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宗旨,瞄准生物工程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培养具有获取新知识能力、较强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能适应生物工程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和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生物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生物医药及生物化工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生物相关产品的研发(R&D)、生产工艺技术管理、产品检测分析及质量管理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石家庄面向京津冀,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化工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化工、能源、材料、环保和制药等领域,从事生产过程操作与控制、技术开发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石家庄市及京津冀地区,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行业中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立足石家庄,面向京津冀,培养适应食品行业发展需要的,扎实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食品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现代食品及大健康相关行业内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功能性食品研发、质量监督管理、生产技术开发等工作。主要就业岗位为食品产品研发工程师、食品质量管理工程师、食品检验师、健康管理师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石家庄面向京津冀,旨在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加工生产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石家庄市及京津冀地区,在食品和药品包装材料,航空材料、车用材料,电子电器材料,光伏材料,建筑材料等行业从事新产品设计开发、性能测试、生产技术管理、贸易销售等工作。
药物分析(非师范类 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辐射京津冀,培养具备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医药科研院所、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院校、药品检验和药品监管等领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药物分析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石家庄及京津冀地区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企业从事药物设计、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国内外相关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
招生咨询电话:0311-6661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