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河北青年报》刊发我院学子文章——诗经悠悠千古传,桃花源里意相逢
发布时间:2025-02-25
 在喧嚣和浮华中,我们也像迷了路的武陵人,一次次地在寻找心中的桃源圣地,其实诗不在远方,就在身边。当我们捧起这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诗经岁华》,便忘路之远近,寻着悠扬的琴声来,划过时间的河。《诗经岁华》是由文化学者王子龙针对《诗经》经典篇目进行选讲,以日历的新颖,深入浅出,结合当下,让我们文字之中得见久违的桃花源,一窥三千年前的光景。缓缓开卷,穿着葛布麻衣的人们游走在田间溪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怡然自乐。让我们得以搭上时光的船,穿越千年,一探诗经里的人文自然,与古人来一次精神的对话。
桃源第一课:心中有情需直言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习惯于将情绪内敛化,那些被压抑和隐藏的情绪,就像扁担中的石头压在我们的心头,学习诗经中那些温馨又真挚的情感表达,为我们的心灵减负。或许我们对恋人的思念难以启齿,但我们可以借诗经之口一诉衷肠“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那位采萧的女子,一日未见你,就像隔了三季那么思念。对待友人,美好的友情也需要细心的经营,如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你赠送我木瓜,我以美玉回报你,不是为了答谢你,是希望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就像我们小时候曾许下的诺言,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父母养育我们恩情最大,又恰恰是面对父母,我们最难开口说出赞美的话,不妨看诗经中是如何表达“棘心夭夭,母氏劬劳。”(《邶风·凯风》)孩子们小时候就像是枣树上的嫩芽,丛生的小嫩芽之所以茁壮成长,全依赖于母亲的悉心培养。从《木瓜》《采葛》到《凯风》,我们领略了诗经中关于情的多样表达,这些情感如同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还为我们的表达指引了方向。
桃源第二课:眼前有景宜入诗
走进诗经就是走进了山水草木花鸟鱼虫。翻开《诗经·岁华》,每一页都有精美的插图与文字中起兴的部分相呼应。古人没有现代这么丰富的娱乐活动,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观察对象。每翻一页,我们就离那个原生态的自然更进一步。你且赏山水草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河水边那青苍苍的芦苇,掩映着久久伫立的身影;“野有蔓草,零露?`兮。”(《郑风·野有蔓草》)野草上的露珠大又圆,倒映着我心上人美丽的容颜;你且看花鸟鱼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周南·关雎》)两只雎鸠鸟一唱一和,似那温润君子与窈窕淑女琴瑟和鸣;“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灼灼的桃花与新娘脸上的一抹绯红,两相辉映。我们对诗经里的自然生出无限的向往,我们虽然做不到像陶潜一样归隐山林,悠然南山,但我们可以在节假日,放下手机,走出单调的格子间,投身自然的怀抱。以平和细腻的心去感知自然,感知天地——赏四时风景,折时令花草,感受季节流转之美。古人将自然之美写进了诗中,而你将自然之美刻在了心中。此时你的内心不在被浮躁与焦虑占据,转而是一种平和淡然的心态。
桃园第三课:境中有悟须深思
 当我们打开《诗经·岁华》音频版,轻柔的音乐搭配着那纯正的朗读声缓缓流出,仿佛一位智者将他的人生智慧缓缓道来。我们在古典音乐声中,静静地深思其中的哲理。当我们听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不禁联想到荀子的《劝学》,里面有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意思是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这是为什么呢?古人早在荀子之前就给出了答案: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可以帮我们更好的提升自己。如何达到高雅的君子的境界?这位智者捻着胡须笑着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没有捷径可以走,“脚踏实地”是提升的不二法门,要像打磨玉石一样,精益求精地对待学问和品德。我们听说过“缘木求鱼”这个词,而诗经中有另一种表达“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陈风·衡门》)世间美味千千万,何必拘泥于一条鱼上,“适得其所,各得其宜”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个不相同,寻找适合自己的是我们的人生课题,若是一昧的追求最好的,则是“缘木求鱼”。诗经中的境与悟,哲与思,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深思。
当你读完,或许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这次你没有像往常一样低着头行色匆匆的赶路,你为一片灼灼桃花而驻足,你心领神会的想起了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你知道千年前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也是在这样一个桃花怒放的时节,嫁给了心上人。你好像与千年前的姑娘共感了,一种莫名的喜悦与幸福绽放在你心头。恭喜你,桃源之旅的情、景、悟,在此时完成了闭环。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我们要隆重介绍《诗经》,但诗无达诂,对于《诗经》诗句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因此在众多纷纭的见解中,本书给了读者一条历史、文学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赏读《诗经》小径,循着诗香,开卷有益。你的岁华,需要诗经。(作者系3200威尼斯vip张文晴)

 

张文晴,女,河北保定人,3200威尼斯vip文学与历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4级学生。自小喜读书,好作文,通文史。大学入文史撷英国学社,参与文学活动,撰写文章若干,有作品散见于《河北青年报》等。今后愿继续读书背诗,撷文修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