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管理:教学运行过程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执 行、整体教学安排、开学初的教学准备、日常教学管理、期中教学检查及期末教学考核与总结,以及学校学院组织的专项教学活动。
五、监控评价
1.教学检查:常规教学检查(开学初教学准备检查、期中教学检 查与期末考试学风、日常教学运行检查、教风学风检查等)与学校组 织的专项教学检查。
2.听课制度:学院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听课、教研室同行听课、 授课班学生评课。
3.网上评教:学校职能部门每学期组织的网上评教活动。
4.师生座谈会:组织学情、教情信息收集与反馈座谈会。
5.问卷调查:组织开展教学质量信息问卷调查,收集评价信息。
6.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信息员从师德师风、教学纪律、教学技 能、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六、反馈途径
监控不是目的,重在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教学监控评价信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反馈:
1.教学检查结果:由检查领导和专家当面或相关部门文件反馈。
2.听课记录:各类听课记录由教研室主任转达或任课教师查阅获知。
3.网上评教结果:由教研室主任转达任课教师,并督促教师查阅 评教结果分析报告。
4.师生座谈会评教信息:由教研室主任在教工大会上择要通报。
5.问卷调查:由辅导员向教学委员会汇报,并转告教研室主任和任课教师。
6.学生信息员反馈结果:由教学秘书向教学委员会汇报,并转告 教研室主任和相关教师。
七、激励机制
1.宏观把控:督导组收集整理各种教学质量信息,提供教学委员 会研判利用。
2.互学互鉴:树立质量标兵,发挥榜样作用。
3.注重整改:对带有普遍或严重的质量问题,组织专项整改,确 保整改成效。
4.重视激励:教师教学质量,与各种评优奖励挂钩。
本办法自文学与历史学院教学委员会通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