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提示
【招生启事】欢迎报考软件工程专业
发布时间:2024-06-21
未来信息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2001年的计算机系,2022年更为现名。学院现有教师69名,其中正高10人,副高19人,博士12人。有“河北省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人。目前设置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5个本科专业。
专业介绍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对大规模复杂软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的工程性学科。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于2008年,2014年批准为为石家庄市重点建设专业、2015年批准为首批省级应用转型试点专业,2023年获批河北省一流专业、河北省应用转型示范专业,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北省一流课程。师资队伍由硕博专职、兼职、企业教师组成。软件工程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将OBE理念贯穿整个学生能力培养全过程,紧密联系京津冀政府、企业、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河北省服务外包”为依托,注重学生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综合理论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打造理论综合素质和工程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发展历程

 
办学条件
专业现有5个教学实验室:
3个软件实训室、1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1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目前共有计算机344台,服务器4台,网络实验柜9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46套,总设备值317.5万元。
另外,学院共有8个专业机房,共有计算机910台,总设备值404.14万元。
建设有产学研基地,包括河北分智-信创项目产学研基地、对日外包信息化项目研发中心、河北汉远—云计算运维中心、浩瀚深度—大数据研发中心、亚信科技-软件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华港燃气(雄安)信息化项目研发中心、计算机学院电磁仿真研发中心、检测中心、中试车间、中广传媒-AI创客中心。设备值284.57万元。
 
 
师资力量
软件工程教研室2023年获批河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17人;硕导7人,教授4人,副教授9人。博士后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1人,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石家庄市市管拔尖人才1人。
另外软件工程专业每年聘请企业讲师到校或学生到企业完成实习实训工作。
80%以上教师具有工程背景,能够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期间的各类课程实践活动。
  
专业负责人
韩明,男,1984年生人,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物联网技术。石家庄市科技局专家库专家,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冀青之星”,石家庄市青年拔尖人才,石家庄市市管拔尖人才,石家庄市五四年奖章提名奖,石家庄市高等学校“双师双能型”骨干教师,教学标兵。
近几年主持省部级课题教育部产学研项目6项;石家庄市科技计划重点课题1项,作为主研人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3篇。申请专利4项,授权2项,发明公布2项,出版专著2部,出版教材2部。
骨干教师
段丽英,女,硕士,副教授,主持及主研多项省科技厅课题,市科技厅课题,并作为第一作者发表核心论文4篇;主持1项校级教改项目,并参与多项省级教改项目,作为主研人荣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荣获3200威尼斯vip教学标兵称号,并多次荣获教学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骨干教师
王永昌,讲师,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文本分类技术。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自然基金项目,发表SCI及EI论文多篇,参编本科教材一部,主讲《网站设计与开发》,《计算机专业英语》,《设计模式》等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骨干教师
吴朔媚,副教授,硕士,近年来一直从事虚拟技术、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和石家庄市科技局项目等15项,主参编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评为“三育人”先进个人,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学术竞赛并获奖。
骨干教师
金庆勇,男,回族,硕士、高级工程师。软件工程专业骨干教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硕士;曾参与华润雪花啤酒销售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中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公路收费系统的开发等,现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IT相关技术咨询培训工作,截至2021年6月,主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多个横向课题的研究开发工作,省级科研平台和重点学科主要参与人,合作出版专著2部。近年来,先后举行IT讲座和培训多期,受益人数千人。
骨干教师
董倩,硕士,副教授,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讲Javaweb编程技术、数据库原理等核心课程,曾荣获校级“教学标兵”称号,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骨干教师
李燕,党员,燕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市级双师,任教12年,主讲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框架开发技术》等,多次荣获教学优秀奖、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获得优秀党员、教学标兵、三育人等称号,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市级、校级课题,出版教材2本、发表论文多篇。
骨干教师
李红娟,女,工学硕士,讲师,现从事软件开发研究,主持并完成多项省市课题。主要教授课程有《面向对象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Java web编程技术》等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
骨干教师
贾梦,讲师,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获得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曾参与研发了多个用于政府、公安行业的应用系统;主讲《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计算机网络》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坚持理论与操作相结合。
培养优势
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四个省级平台、五个产学研基地和一个软件开发人才孵化池,建设专业与行业领域相融合的新工科。学生通过参与真实项目研发实现“学中做,学有产出,学有回报”
3+1课程体系: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习。实现知识体系从学习内容到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项目引导的软件开发人才培养:依托学院产学研基地和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基地,培养具有解决复杂软工程开发人才。
校企合作、实训指导、螺旋提升:以Java开发为主要方向,结合人工智能,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大一到大三的学期实均安排企业讲师进行项目实训,螺旋提升的模式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
 
就业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采用“3+1”的大类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就业质量居各类专业前列。近三年来,学院将就业与教学有机结合,把北京亚信、河钢数字等IT企业引入到学生教育环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指数、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等指标高居各专业榜首,就业现状满意度位居学校各专业前列。
软件工程专业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包括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双一流院校研究生。
学生获奖情况
软件工程专业高度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让学生走出校园,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数学建模、兵棋推演、“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0人次。
  
2024年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
张超奇,2024年毕业于3200威尼斯vip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2022—2023学年度荣获3200威尼斯vip一等奖学金;2022—2023学年度荣获3200威尼斯vip励志奖学金;2022—2023学年度荣获3200威尼斯vip三好学生;2021—2022学年度荣获3200威尼斯vip三等奖学金。今年成功考取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
王自科,2024年毕业于3200威尼斯vip软件工程专业,2022-2023学年被评为“优秀团员”,成功取得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中级和高级证书,今年6月入职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张凯栋,2024年毕业于3200威尼斯vip软件工程专业,在校期间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今年顺利通过公务员笔试、面试,考取了国家税务总局乐亭县税务局。
欢迎报考未来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期待你的到来!
招生专业负责人:韩明老师 1593265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