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科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3-04-06
一、信息安全专业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信息安全领域是我国目前及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国民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满足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和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需要,我校从201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重基础强实践,与国内多家知名信息安全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多个实习基地,能充分保障学生专业实习和就业质量。拥有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专业的实训基地、先进的软硬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实训、等保能力验证、业务场景仿真、网络攻防、渗透测试等实验设备及场地。培养学生为具有会诊能力的网络安全专家,以合规的角度,让学生具备保护网络安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专业能力。
信息安全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使学生系统扎实的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信息安全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以及灵活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等级测评、渗透测试等安全技术服务的能力。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专业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信息安全技术在各种系统上的设计与应用;毕业后可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也可到有关政府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及到企事业、技术管理部门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学制四年,颁发工学学士学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
信息安全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信息安全领域掌握密码和网络空间安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掌握系统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软件安全、取证技术、逆向工程、网络安全等级测评、信息内容安全、Web渗透等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网络空间安全综合素质,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网络安全工程师。
三、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本专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与要求,科学制定课程体系,并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共设置三大类: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包括方向课程、提高拓宽课程及公共选修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本专业开设近30门的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前沿专题讲座。
按照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现代密码学、信息内容安全、软件漏洞挖掘和防护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逆向工程、可靠性技术、嵌入式系统安全、取证技术、Windows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Linux网络系统配置与管理、计算机专业英语、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测评、Python程序设计等。
专业建设有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信息安全实训系统、等保能力验证平台、业务场景仿真平台、安全竞赛平台设备、靶场演练中心5大平台,帮助我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的信息安全技能,具备专业的技能,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环境,并胜任其工作,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现状。提高办学层次,为培养信息安全高级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本专业从运营中心和实习就业基地两个层面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现已建成2个运营中心、1个产学研基地和4家实习就业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专业积极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育人、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和紧抓学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教学条件和就业方向
【教学条件由张慧涛整体提供】+专业特色实验室简介。
专业建设有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信息安全实训系统、等保能力验证平台、业务场景仿真平台、安全竞赛平台设备、靶场演练中心5大平台,帮助我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的信息安全技能,具备专业的技能,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环境,并胜任其工作,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现状。提高办学层次,为培养信息安全高级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信息安全实训室

靶场演练中心
通用安全机房
先进实验环境
本专业从运营中心和实习就业基地两个层面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现已建成2个运营中心、1个产学研基地和4家实习就业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本专业积极贯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育人、开展校企合作,完善教学管理和紧抓学风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交通、金融、证券、通信、互联网领域从事安全运维、渗透测试、等级测评、风险评估、密码评估、安全测试、数据安全管理、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与培训等相关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尤其重要,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就业前景!
五、专业教师团队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以及外聘企业导师若干。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8人,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均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以及丰富的开发经验,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是一支年富力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队伍。
专业负责人介绍
李世武 教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河北省政府津贴,风险评估师、密码评估师、云计算架构师、国家注册信息安全讲师(CISI)、国家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P)、CMMI、PMP、信息安全保障人员行业岗位能力培训讲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息安全专家、河北省政府采购和发改委信息安全专家、河北省十佳软件产品开发人才,曾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发明多项专利,申请国家基金项目2项,出版专著《网络安全生命周期防护指南》、《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小麦营养状况诊断技术研究》、出版教材《网络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信息技术安全概论》,发表SCI、EI和各种期刊文章多篇,获得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毕业实习优秀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六、附件:
2018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
2019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
2020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