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3200威尼斯vip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的新专业,2020年开始招生,专业依托河北省物联网智能感知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进行建设。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兴交叉专业,为助力石家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为省会输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技能型人才,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22年成功被列为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以工程教育为核心、并把学科竞赛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仅2022获得教育部白名单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2项。
二、人才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在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可以从事新型智联网(AIOT即AI+IOT)开发及应用方面的人才。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熟练掌握相关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应用和维护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信息产业、国民经济企事业等部门和单位从事与物联网有关的技术工作,也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与物联网有关的技术开发和教学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修业年限4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三、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物联网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物联网工程应用设计、物联网云服务器开发。
课程体系体现了专业的发展思路与特色: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培养智联网(AIOT)方向的专门人才。公共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涵盖全部考研课程,为升学保驾护航。
四、教学条件和就业方向(部分图片素材缺失,解封后更新)
信息学院有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有设备仪器5000多台套,占地面积约1900平方米,资产约1100万元,是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够满足计算机各个专业专业实验的要求。有公共机房8个,北校区3个,南校区5个,公共机房共有电脑约960台,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资产约1300万元。
此外,学校拨付130万元为本专业建设了智能设备与云计算实验室,包括物联网综合创新项目应用系统、物联网口袋开发套件、人工智能视觉开发套件、人工智能视觉机器人、5G模组等智联网方向的实验教学设备,该实验室预计2022年11月投入使用。
五、教师团队情况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人,均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是一支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精英教师团队。此外,本专业还聘用了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聘请特殊津贴专家和省内知名专家定期为学院师生做学术讲座和技术培训。
宋宇斐,工学博士,河北省科技特派员,河北省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物联网工程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农业智能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教学方面:担任《操作系统》、《物联网工程导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讲授任务。主持和参与多项教改课题,主编本科生教材1部,副主编2部,参编1部。
科研方面:担任多个SCI/EI期刊审稿人。近两年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9篇,其中,被SCI/EI收录7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项,主持纵向课题3项,横向课题经费155万,完成发明专利成果转化4项(转化经费共计65万元);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研发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等基础研究课题1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获得 “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等称号。
六、附件:
1.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
2.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