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根据《3200威尼斯vip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石院政〔2023〕27号)《3200威尼斯vip学生学业考核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业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成绩一般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考核成绩(期末考核成绩)综合评定。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自主学习、课堂表现、知识测验、主题论文、调研报告、方案设计等多元化方式应用于考核评价中。平时成绩、期末成绩都应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具有足够的区分度,期末成绩权重原则上不超过 50%。教师须用《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登记表》记录学生学习过程性考核成绩。
课程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定,采用百分制计算时即为:
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A1 +期末成绩×A2]
其中A1为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百分比,A2为期末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小组作业、阶段测验、实验实践、线上学习、课堂考勤等,教师也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其他行之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定若干因素进行评定,除课堂考勤外每门课程须布置3次以上的过程性考核项目,各项考核项目的权重由任课教师根据各课程性质确定。
三、任课教师应客观真实地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过程性考核项目的成绩评定基本依据为:
1.课堂考勤。由教师采取课堂随机点名、电子点名等方法,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记载符号进行记载和说明。课堂考勤为扣分项,学生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考勤情况的,教师根据情况在过程性考核总成绩中进行扣分处理。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讨论或进行课堂提问等形式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评定成绩。
3.平时作业。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评定成绩。
4.小组作业。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教师设定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通过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最终由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成绩评定。各小组再根据成员贡献大小自行评定每位成员的成绩。
5.阶段测验。针对学生某个时间段所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考试。
6.实验实践。在课程实验或实训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实践)报告、实验(实践)的参与和完成情况,以及其他能够评价学生实验实践学习情况的因素评定成绩。
7.自主学习。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评定成绩。
8教师自定的其他过程性考核项目。
四、任课教师须认真做好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各评定因素的详细记载,填写《新闻与传媒学院专业课程过程性考核评分标准》和《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登记表》(附件)。
五、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办法,一般在课程开讲第一周向选课学生公布。任课教师做好过程考核记录及资料归档,确保过程考核成绩评定依据充分、真实有效。过程考核要公开透明,并及时向学生公布。严格检查抄袭、雷同作业等。如若发现抄袭作业、雷同作业等现象,将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其整改,该次作业成绩记为0分,作业严重抄袭达三分之一以上,取消期末考核资格。
六、根据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结果,对过程性考核形式与内容进行持续改进。
本办法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