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学工作 >> 支部风采 >> 团日活动
“向法而行,‘典’亮生活”民法典宣传月系列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我校“1396发展战略”,将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石家庄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融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师生权益保护、爱国主义教育等工作中,切实在全校营造学习宣传民法典、国旗法和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新传学院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系列主题团日活动,广大青年学子纷纷表示感触很深。
01
21数媒一班班长吴紫璇说:
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大家都应该自觉爱护,尊重和景仰。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对国旗的使用保护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强化了国旗的尊严和地位,维护了国家的权威。
02
21数媒二班班长魏钰萱说:
每每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不禁感慨:这是多少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的国旗正是用他们的鲜血染红的啊!看完国旗法,我不经感慨到我国对国旗的尊重以及重视,这不仅仅是对国旗的爱护,还是对国家的尊重、爱护。我想以后不管在何时何地看见国旗,我都会肃然起敬,因为他代表中国代表着革命烈士的鲜血。
03
22数媒一班班长孟庆钰说:
尊重和爱护国旗,是每一位公民的法定义务,对任何有辱国旗以及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通过学习国旗法,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学好国旗法,培育爱国情,维护国旗尊严,规范身边国旗的使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4
22数媒二班班长张兆伦说:
本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国旗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国旗的神圣涵义、掌握国旗法的相关知识、增强国家观念、振奋民族精神。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崇敬的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05
21广告班长乔博文说: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06
22广告班长杨祁月说: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可以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有 7编加附则共84章、1260个条文构成。第一编为总则,之后依次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杈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这里面把一个人在社会上,从出生到死亡所拥有的权利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全部讲到,因此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民法典,助力更美好的生活。
07
21广告专接本班长黄浩楠说:
翻开历史的画卷,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中自力更生、在顽强拼搏中创新创造,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10余万字的民法典,将完善规范市民生活从生至死的基本行为准则,维护市场经济基本规则,为人民生产生活构建和谐氛围,为人民打造公平正义环境。
08
21广电班长李奕扬说:
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垃圾分类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垃圾增加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进行资源再利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人加入,毕竟涓涓细流方能汇成大海,垃圾分类才能得以普及。
09
22广电班长张嘉豪说: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视,我们的城市和国内的许多城市一样,也持续推行垃圾分类活动。如今的垃圾分类活动发展仍然较为缓慢,垃圾分类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每个人的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每个人通过举手之劳,创造一个循环再生的社会,打造更加美丽的社会!
010
22广编班长侯雨欧说: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三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是绿色可回收材料垃圾桶、蓝色不可回收材料垃圾桶、红色有害废料垃圾桶。既然垃圾桶分的这么清楚,那垃圾就必须扔进他们指定的“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有社会责任心,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们即将扛过国家发展的大旗,有义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国家变得更加美好。
011
22广电专接本班长李晔伟说:
垃圾分类是小事,小到每一个公民都是主角;垃圾分类又是大事,因为关乎14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垃圾分类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心情越来越愉快,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牢记所学、践行所悟,将法根植于心,践之于行,不仅树立了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更丰富了广大师生生活垃圾分类知识,为打造文化石院场景再创新风尚,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校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