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推进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激发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号)(见附件)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举办3200威尼斯vip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赛道设置
本届大赛主体赛事分为: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
我校学生可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待定)。
三、参赛组别和对象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本科生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具体参赛条件详见教育部通知附件1。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活动另行通知)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详见教育部通知附件2。
(三)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组织方案和报名要求另行发布。
四、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教育部通知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 35 岁(1987 年 3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五、赛程安排
校内选拔赛分组织报名、院赛、校决赛等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组织报名(2022年4月20日-5月25日)
各学院要在前期筛选优质项目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专业优势和校友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动大赛深入开展。
1、做好赛事发动组织工作。各学院要深度挖掘教师的科研项目成果,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加强与毕业校友联系,特别是动员创业的校友参与本次大赛;同时,积极动员教师指导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学科优势积极参赛,形成师生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2、精心遴选培育参赛项目。在项目培育过程中,坚持“面上普及、点上培育”,挖掘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构建“优势专业+特色项目+创新团队”模式,在教师科技成果转化中培育“高精尖”参赛项目。
3、所有参赛团队均需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时按照系统要求填写团队报名信息并上传参赛项目材料。在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二)院赛(5月26日-6月2日)
各学院项目总数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6月2日的网上报名统计的有效作品数量为准。各学院可采取材料审查、线上答辩、路演等多种形式组织专家自行评审,再次推荐本学院网上申报项目总数量的10%(不包括前期推荐的优质候选项目)参加校级比赛。各学院须对推荐项目进行排序,供校赛参考。
(三)校赛(6月2日-6月16日)
1、校赛初评:学校组织评审专家对各学院推荐项目的项目计划书、PPT、视频等材料进行初评,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优秀项目进入决赛路演答辩环节。
2、校赛决赛:具体要求与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学校将综合校赛情况适时邀请专家为参赛师生开展培训和项目辅导。校内赛选拔赛参照国赛评审规则标准进行评审。
上述各阶段时间安排可能会参照河北省教育厅大赛通知安排做适当调整,届时将另行通知。
六、项目材料准备
(一)电子材料:
1、项目计划书(所有参赛项目均需准备,网上报名用):pdf、word格式,大小不超过20M。初创组、成长组参赛团队还需将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他佐证材料(专利、著作、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附在计划书后。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
2、项目展示PPT(仅限各学院排名前10%的项目准备):3分钟PPT汇报材料,用于学校路演,要求为ppt、pptx格式,大小不超过20M(项目名称命名)。
(二)推荐项目报送要求
1、各学院请于6月2日前将《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2)的纸质版报送至教务处(行政楼224室),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学院推荐项目要进行排序,供校赛参考。
2、各学院在送交推荐项目汇总表时同时将对应项目的电子材料(项目计划书、项目展示PPT)以学院为单位压缩包形式(学院.rar)发送到指定邮箱:fybcn0110@126.com。
七、奖项设置
(一)校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学校将择优推荐优质项目晋级省赛。
(二)学校将给予参赛获奖项目以经费支持。
八、参赛学院工作要求
为扩大我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各学院应积极动员学生申报本届“互联网+”大赛项目,在确保参赛项目数量前提下深度挖掘高质量项目。各学院要认真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转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九、其他说明
进入校赛阶段后,原则上不允许参赛团队增加或更换团队成员。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范亚斌 李达
联系电话:66617082 66617054
邮箱:fybcn0110@126.com
附件:1.教育部大赛通知
2.学院推荐项目汇总表
3.学生端“互联网+”大赛报名手册
4.商业或项目计划书撰写提纲及撰写注意事项(参考)
教务处 团委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