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 预防保健 >> 常见预防知识
支原体肺炎
发布时间:2023-12-05 09:44:24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大多起病不急,有发热、厌食、咳嗽、畏寒、头痛、咽痛、胸骨下疼痛等症状,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温在37℃-41℃,大多数在39℃左右。主要经飞沫传播,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
     支原体肺炎如何预防?
佩戴口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感染。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的公共场所。勤通风换气。多运动提高免疫力。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营养均衡。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也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上呼吸道症状。重症者表现为肺炎、肺实变、胸腔积液等。
     支原体肺炎可以做哪些检查明确?
①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G和IgM
(1) 1周内上升,2-3周达峰,4周开始下降,2-3月降至最低,可用于近期感染判断;
(2) 由IgM转换产生,迅速升高,1-2周达峰,迅速回落,儿童检出率较低;
(3) 2周出现,5周达峰,长时间维持,可用于流调。
②分离培养
可靠标准,但由于常规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③核酸诊断
基于核酸(包括DNA或者RNA)技术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如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和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SAT),适用于MP感染的快速诊断。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使用核酸诊断结合血清学可能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最佳方法。